原標題: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聚焦5大民生領域
近6萬家不合格網絡餐飲店鋪被下線
學校周邊“流動餐車”的衛生問題、群眾飲用水“二次供水”問題、保健食品藥品虛假宣傳問題……這些問題檢察機關都“管”了。
10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工作情況。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介紹說,在為期一年的專項活動中,全國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辦案規模大幅提升、質效明顯提高,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相關案件61668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2291件,提起訴訟1083件。食品藥品領域辦案數占比從專項監督活動開展前的14.7%上升至33.7%。
聚焦五大民生領域
胡衛列說,最高檢自2018年8月起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監督活動。專項活動中,檢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農貿市場及校園周邊食品、網絡餐飲、飲用水、保健食品藥品以及速凍食品行業安全等五大重點領域集中發力。
針對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問題,緊盯學校、校外托管培訓機構食堂及周邊商店、“小飯桌”“流動餐車”等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8839件,促進學生吃得放心、家長安心。
效果非常明顯。胡衛列舉例說,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人民檢察院收集提取了周邊8所高校2018年食源性胃腸道疾病數據,在專項活動開展后經比對發現,2019年1季度就診病歷已從2018年1季度的2884人下降至1348人。
針對農貿市場、超市食品安全問題,檢察機關緊盯銷售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農產品、虛假標注有機食品等問題,共同守護“菜籃子”安全。江蘇省連云港市人民檢察院聚焦“問題食鹽”,向有關部門發出訴前建議,推動開展全市食鹽質量安全專項打假行動。
針對飲水安全問題,檢察機關緊盯飲用水水源地、二次供水、自來水廠制水設施、現場制售飲用水等環節違法情形,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的源泉”。湖北省赤壁市人民檢察院通過訴訟促使市水利局啟動對茶庵嶺鎮自來水廠的升級改造工程。
胡衛列說,針對網絡餐飲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配送餐品保管不善等問題,檢察機關督促市場監管部門嚴格監管,督促網絡平臺加強行業自律,59956家不合格網絡餐飲店鋪被下線。
一年里,檢察機關還辦理涉及保健食品藥品虛假宣傳問題案件1139件。湖南省湘陰縣人民檢察院辦理老年人保健品虛假宣傳案,向縣人大專題匯報,推動行政機關對保健食品銷售市場進行規范整治。
督促監管違法曝光
近6萬家不合格網絡餐飲店鋪被下線!眾所周知,網絡餐飲違法往往具有虛擬性、隱蔽性和遠程性,專項行動中,檢察機關是如何發現這些違法問題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第二辦案組主辦檢察官賴紅軍回應說,各級檢察機關依托“兩法”銜接平臺等,運用科技手段從海量數據中挖掘線索;發揮12309檢察服務中心、公益損害“隨手拍”等平臺作用,方便群眾向檢察機關舉報反映;加強與行政監管部門的協作配合,獲取公益線索。拓展線索來源,及時發現網絡餐飲違法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
瓊ICP備05001198 |